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附件  
MCU资讯论坛 附件中心 单片机电路论坛 原理图论坛 20121119045331450722219.jpg

热门下载

附件中心&附件聚合2.0
For Discuz! X2.5 © hgcad.com

20121119045331450722219.jpg

 

基于UC3842开关电源的分析:
电源装置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,随着电 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提高稳压电源的转换效率、减小其体积 和重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,一种基于脉宽调制器UC3842 的开 关电源应运而生,并逐步取代传统的串联线性稳压电源。
  一、U C 3842 脉宽调制器的特性
  UC3842 是美国 Unitrode 公司生产的电流型单端输出脉 宽调制器,其主要优点是电压调整率可达 0.01%,最高开关频 率高达 500kHz,启动电流小于 lmA,频率稳定度达 0.2%;它适 用于 20~80W的小功率开关电源,其工作温度为 0~ +70℃,最 高输入电压为 30V,最大输出电流为 1A;具有欠压锁存功能; 能驱动双极型功率管或VMOS管。 UC3842 为 8 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,主要由 5.0V基准 电压源、振荡器、误差放大器、过流检测电压比较器、 PWM锁 存器、输入欠压锁定电路、门电路、 34V稳压管、输出级等构成, 其内部框图如图 1所示。
  
  二、采用 U C 3842 的开关电源电路
  UC3842 典型应用电路如图 2 所示。220V交流电压经过 3A/600V桥式整流和电容器 C1 滤波,得到大约+300V的直流 高压。此直流高压被高频变压器斩波和降压,变成频率为几十 千赫的矩形波电压,再经过整流滤波,就得到直流输出电压。 它采用的仍是固定频率、改变脉冲宽度的调压原理。其工作过 程是首先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,然后依次经过误差放大器、过 流检测比较器、 PWM锁存器、门电路和输出级,去控制开关功 率管的导通时间( tON )和关断时间( tOFF ),以决定高频变压器的 通、断状态,最终达到稳压输出之目的。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, 并非取自次级线圈 N3 的直流输出端,而是从自馈线圈 N2 的直 流输出端引出。 刚启动开关电源时, UC3842 所需要的+16V工作电压暂 由 R2、 C2 电路提供。+300V 直流高压经过 R2 降压后加至 UC3842 的输入端 Vcc,利用 C2 的充电过程使 Vcc 逐渐升 至+16V以上,也就实现了软启动。一旦开关功率管转入正常 工作状态,自馈线圈N2 上所建立的高频电压经 VD1、 C2 整流滤 波后,就作为芯片的工作电压。至此,启动过程结束。
  UC3842 属于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。电流控制型是 指,一方面把自馈线圈的输出电压 Vcc 反馈给误差放大器, 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之后,得到误差电压 Vr;另一方面 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在取样电阻 R10 上建立的电压,直接加 到过流检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,与 Vr 作比较,进而控制 输出脉冲的占空比,使流过开关功率管的最大峰值电流 IPM 始终受误差电压 Vr 的控制,这就是电流控制型的原理。其 优点是调整速度快,一旦+300V 输入电压发生变化,就立即 引起 IPM 的变化,迅速调整输出脉冲的宽度。因此,采用电流 控制型脉宽调制器,可以大大改善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 及电流调整率。R10 两端的取样电压经 3 脚加到 UC3842 内的电流
  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与另一端的误差电压进行比较,当该电 压等于误差电压( 最大值为 1V)时, UC3842 的输出脉冲被中 断,从而实现限流保护。 该电源采用直接驱动电路, R7 的作用是限制峰值驱动电 流, R5、 C4 组成误差放大器的补偿网络, R6、 C6 确定振荡频率和 死区时间, R12、 C9、 VD2 及 R11、 C8、 VD3 组成浪涌吸收电路以保 护开关管。 开关电源在 UC3842输出驱动脉冲的作用下,开关管交替 导通与关断,开关变压器的次级( N3 侧)可得到交流电压,该电 压经整流滤波后,可获得稳定直流输出电压。
  
请问根据什么设计UC3842的外围电路,如何确定电路的死区时间,怎么知道电阻电容的参数?
some王 发表于 2013-7-24 09:10
请问根据什么设计UC3842的外围电路,如何确定电路的死区时间,怎么知道电阻电容的参数?

提供UC3842中文数据手册给你,你自己参考下
20121119045331450722219.jpg

QQ|手机版|MCU资讯论坛 ( 京ICP备18035221号-2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11-23 01:56 , Processed in 0.085220 second(s), 9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