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更新自动建库工具PCB Footprint Expert 2024.04 Pro / Library Expert 破解版

[嵌入式/ARM] 基于DSP Builder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及FPGA实现

[复制链接]
admin 发表于 2013-3-30 14:04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本文包含原理图、PCB、源代码、封装库、中英文PDF等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会员

×
摘  要: 简要分析了伪随机序列中应用广泛的m序列,Gold序列及平衡Gold码的概念、原理和应用。提出了一种基于Altera的DSP Builder工具箱的伪随机序列产生器设计方法,并通过设计实例,说明这种方法在简化设计难度、提高设计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优点和应用价值。并提出了其仿真和FPGA实现的基本方法。
关键词: DSP Builder;m序列;Gold序列;平衡Gold码
       在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,伪随机序列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。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发射端,伪随机序列扩展信息序列的频谱,在接收端,伪随机序列将扩频信号恢复为窄带信号,进而完成信息的接收。因此,伪随机序列产生器是扩频系统的核心单元。伪随机序列具有理想随机序列的性质,易于产生,具有随机性和尽可能长的周期,使第三方难以从扩频码的一小段去重建整个码序列,具有双值自相关特性等。理想随机序列在工程上无法应用,实际上所用的均为伪随机序列。伪随机序列主要有:m序列、Gold序列、R-S码、复合码以及混沌序列等。
1 m序列基本原理
     m序列又称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,它具有平衡性、移位可加性、游程特性及很好的相关性能,广泛应用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。一个典型的m序列组成如图1所示。
    2012110704344794477743.gif
       由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序列,取决于反馈系数,对于此反馈移位寄存器,反馈逻辑为:
   2012110704344797602744.gif
上式即为序列的特征多项式。(cn,cn-1,…,c0)为反馈系数,其取值为“0”或“1”,“1”表示该反馈支路连通,“0”表示该反馈支路断开。m序列的反馈系数与其寄存器级数对应关系可由查表获得,据此,便可以构造任意级m序列。
2 Gold序列基本原理
     扩频通信中,不仅要求伪随机序列具有随机性好、周期长、不易被敌方检测等特性,而且要求有尽可能多的可用的伪随机序列,以便进行多址通信和组网运用。Gold序列便具有此特性。GOLD R指出:“给定移位寄存器级数为n时,总可以找到一对互相关函数值最小的码序列,采用移位相加的方法构成新码,其互相关旁瓣都很小,并且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都是有界的”。这一对互相关函数最小的序列称为m序列优选对,是指在m序列集中,其互相关函数最大值的绝对值小于某个值的两个m序列。设序列{a}是对应于n阶本原多项式f(x)产生的m序列,序列{b}对应于n阶本原多项式g(x)产生的m序列,当它们的互相关函数值Rab(τ)满足不等式(2):
2012110704344799164745.gif
则由f(x)和g(x)产生的m序列{a}和{b}构成一优选对。m序列优选对可由查表获得。
     Gold序列的产生方式有并行和串行两种方式。由两个码长相等、码时钟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选对模2和构成Gold序列的方法为并行方式,每改变两个m序列相对位移就可得到一个新的Gold序列。将产生两优选对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相乘,展开后,按此多项式构成2n级Gold序列产生器的方法为串行方式。以n=6级Gold序列产生器为例,其优选对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为:
2012110704344800727746.gif

     Gold序列族中任意两个Gold序列满足如下的互相关特性:
      2012110704344802289747.gif
     这一特性使得Gold序列中的任意码都可以作为地址码,因而大大增加了地址码的数量。
3 平衡Gold码
     扩频通信系统中,对系统质量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伪码的平衡性(即序列中的“0”、“1”均匀性),平衡码具有更好的频谱特性。在DS系统中,码的平衡性对载波抑制有密切的关系,码不平衡会造成载波泄漏,破坏扩频通信系统的保密性、降低其抗侦破能力。序列中“1”和“0”的码元数量相差等于1时为平衡码,而大于1时为非平衡码。为寻找平衡Gold码,首先要确定特征相位,当序列处于特征相位时,序列每隔一位抽样后得到的序列与原序列完全一样。设序列特征多项式f(x)为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,序列的特征相位由g(x)/f(x)的比值确定。g(x)计算如下:
2012110704344803852748.gif
d(x)的阶数为n,c(x)的阶数小于n,长除后的结果为1+d1x+d2x+…的形式。
     因此,处于特征相位上的序列{a}和{b},以{a}序列为参考序列,移动{b}序列,使之第一位为“0”,对应于{a}序列第一位为“1”。两序列相加后得到的序列必定是平衡Gold码。那么,移动{b}序列的第一位为“0”的序列的前k位为相对相位。
     产生平衡Gold码的一般步骤为:
     (1)选一参考序列,其本原多项式为fa(x),求出其生成多项式ga(x);
     (2)由G(x)=ga(x)/fa(x),求出序列多项式,使序列{a}处于特征相位上;
     (3)求位移序列{b},使位移序列的初始状态的第一位为“0”,即处于相对相位,对应于序列{a}第一位“1”;
     (4)将处于特征相位的序列{a}和处于相对相位的序列{b}模2加,就得到平衡Gold序列。
4 利用DSP Builder设计伪随机序列发生器
4.1 DSP Builder介绍

     Matlab工具一般作为DSP算法的建模和基于纯数学的仿真,其数学模型无法为硬件DSP应用系统直接产生实用程序代码,仿真测试结果也仅仅是基于数学算法结构。而传统的FPGA基于硬件描述语言(HDL)的设计由于需要考虑FPGA的硬件延时、VHDL的递归算法的衔接、补码运算和乘积结果截取等问题,相当繁杂。DSP Builder是美国Altera公司推出的一个面向DSP开发的系统级工具,为Matlab的一个Simulink工具箱,以帮助设计者完成基于FPGA的DSP系统设计的整个流程,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电子技术自动化开发的特点与优势。基于DSP Builder的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。
    2012110704344803852749.gif
   4.2 利用Simulink建立各序列模型
     DSP Builder设计中首先是在Matlab/Simulink中进行设计输入,即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建立一个MDL模型文件,用图形方式调用Simulink库中的模块,构成系统级或算法级设计框图(或称Simulink建模)。建立的m序列、Gold序列和平衡Gold序列产生器模型如图5所示。
    2012110704344806977750.gif
       图5中主要模块功能为:
     (1)The Delay block:延迟模块,起延时作用,在硬件上可以采用寄存器来实现。此模块可接受任意类型的数据输入。
     (2)The Logical Bit Operator block:位逻辑运算模块,能实现单个位输入数之间的逻辑运算,能实现多种功能:AND,NAND,OR,XOR,NOR,NOT。
     (3)SignalCompiler:DSP Buider的核心,将Simulink设计转换成可综合的RTL级VHDL代码,并产生各种测试和仿真矢量文件。
     (4)The Testbench block:通过测试平台模块,可自动运行Modelsim,对比仿真结果。
5 各模型仿真及FPGA实现
5.1 Simulink模型系统级仿真

     Simulink中进行的仿真属于系统验证性质的,是对mdl文件进行的仿真,而对VHDL代码进行仿真则需要使用ModelSim,如图6所示。
    2012110704344806977751.gif
   5.2 使用ModelSim进行RTL级仿真
     ModelSim是一个基于单内核的Verilog/VHDL混合仿真器,是Mentor Graphic的子公司ModelTechnology的产品。主要用于对生成的RTL级VHDL代码进行功能仿真。对应图5中(b)、(d),经过ModelSim功能仿真的波形如图7所示。
    2012110704344808539752.gif
   5.3 FPGA实现
     在Matlab/Simulink中对设计模型进行编译,再用DSP Builder的Signal Compiler工具直接生成QuartusⅡ工程文件,再调用QuartusⅡ完成综合、网表生成和适配,直至完成FPGA的配置下载。本设计使用的FPGA芯片是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芯片EP2C35F672C6。
     设计表明,在利用FPGA进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时,利用DSP Builder能简化设计难度,加快设计速度,灵活选取精度,实现优化设计;DSPBuilder与QuartusⅡ软件的融合,实现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,充分显示了现代EDA开发的特点与优势。然而,该方法的应用在精度、速度和器件选择等方面也受到一定限制。
参考文献
[1] 何世彪,谭晓衡.扩频技术及其实现[M].西安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06.
[2] 潘松,黄继业,王国栋.现代DSP技术[M].西安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2003.
[3] 楮振勇,齐亮,田红心,等.FPGA设计及应用.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2006.
[4] 张洪润,张亚凡.FPGA/CPLD应用设计200例[M].北京: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.2007.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MCU资讯论坛 ( 京ICP备18035221号-2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1-9 06:02 , Processed in 0.056186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