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新论坛MCU智学网上线,欢迎访问新论坛!稀缺资源、技术干货、参考设计、原厂资料尽在MCU智学网
更新自动建库工具PCB Footprint Expert 2024.04 Pro / Library Expert 破解版

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实现方案

[复制链接]
2125 0

本文包含原理图、PCB、源代码、封装库、中英文PDF等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0    引言
       在很多通讯和计算机系统中,需要使用高功率密度、高效率的开关电源。提高开关频率可以减小电感电容等元件的体积,是目前开关电源提高功率密度的一种趋势。但是,开关频率的提高,开关器件的损耗也随之增加。
       为了减小开关电源的开关损耗,提高其开关频率,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。软开关技术主要包括两种:零电压软开关(ZVS)及零电流软开关(ZCS)。在含有MOSFET开关器件的变换器拓扑中,零电压软开关要优于零电流软开关。
       Flyback变换器电路简单,在小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基于Flyback变换器的ZVS软开关拓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最近几年,有源箝位ZVS软开关技术被提出,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,比如,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开关。
      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零电压软开关电路,与有源箝位Flyback零电压软开关电路相比,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:
       1)电路在整个负载范围内都能实现软开关;
       2)任何负载情况下,电路都可以在宽输入范围中实现软开关;
       3)丢失占空比不随输出负载变化而变化,利于电路参数设计。
       下面分析了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软开关参数的设计,并以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。
   1    工作原理
       图1为本文提出的Flyback软开关电路,Tr为辅助变压器。其两个开关S1及S2互补导通,中间有一定的死区防止共态导通。主变压器T激磁电感Lm较大,使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(CCM),如图2中iLm波形所示。而Tr的激磁电感Lmr设计得较小(Lmr<
   dth="288" />
   图1    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变换器
    20121112052756023952717.jpg
   图2    主要工作波形
    20121112052756070842718.jpg
   (a)    阶段1[t0,t1]
    20121112052756102102719.jpg
   (b)    阶段2[t1,t2]
    20121112052756164622720.jpg
   (c)    阶段3[t2,t3]
    20121112052756211512721.jpg
   (d)    阶段4[t3,t4]
   
   (e)    阶段5[t4,t5]
    20121112052756289672723.jpg
   (f)    阶段6[t5,t6]
    20121112052756336562724.jpg
   (g)    阶段7[t6,t7]
   图3    各阶段等效电路图
       1)阶段1〔t0~t1〕    该阶段,S1导通,Lm与Lmr串联承受输入电压,流过Lm及Lmr的电流线性上升。此时间段
       Vds2=Vin 20121112052756383452725.jpg +Vo+Vin 20121112052756445972726.jpg (1)
   式中:Vds2为S2的漏源电压;
         Vo为变换器输出电压;
         N1为T原边绕组匝数;
         N2及N3为T副边两个绕组匝数;
         n1及n2为Tr原副边两个绕组匝数。
       2)阶段2〔t1~t2〕    t1时刻S1关断,Lm上的电流通过T耦合到副边,使二极管D导通,Lm两端电压被箝位在
       V2=- 20121112052756492862727.jpg (2)
       Lm上的电流线性下降。
       Lmr上的电流一部分对S1的输出结电容Cr1充电,另一部分通过Tr耦合对S2的输出结电容Cr2放电。t2时刻,S2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,该阶段结束。
       3)阶段3〔t2~t3〕    当S2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之后,S2的寄生二极管导通,将S2的漏源电压箝位在零电压状态,也就为S2的零电压导通创造了条件。同时Lmr两端被箝位在
       V1=- 20121112052756539752728.jpg Vo(3)
       Lmr上电流线性下降。而S1的漏源电压被箝位在最大电压
       Vds1max=Vin+ 20121112052756571012729.jpg Vo+ 20121112052756602272730.jpg Vo(4)
       4)阶段4〔t3~t4〕    t3时刻S2的门极变为高电平,S2零电压开通。流过寄生二极管的电流流经S2。Lmr两端依然承受式(3)所示电压V1,Lmr上电流线性下降到零然后反向增加。t4时刻,S2关断,该阶段结束。此时间段
       iDN3+ioN2=iLmN1(5)
       io=iD+iLmr 20121112052756649162731.jpg (6)
       iD= 20121112052756680432732.jpg (7)
       io= 20121112052756742952733.jpg (8)
       5)阶段5〔t4~t5〕    t4时刻,Lmr上的电流方向为负,此电流一部分对S1的输出结电容Cr1放电,同时,另一部分通过Tr耦合到副边对S2的输出结电容Cr2充电。到t5时刻,S1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,该阶段结束。
       6)阶段6〔t5~t6〕    当S1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之后,S1的寄生二极管导通,将S1的漏源电压箝位在零电压状态,为S1的零电压导通创造了条件。此时,Lmr上的反向电流流经主变压器,给流过二极管D的电流iD叠加上一个电流
           ΔI(t5)= 20121112052756774212734.jpg (9)
       此时间段内,二极管D仍然导通,Lmr两端电压被箝位在
       V1=Vin-V2=Vin+ 20121112052756836732735.jpg Vo(10)
       Lmr上电流线性上升。而S2的漏源电压被箝位在最大电压
       Vds2max= 20121112052756883622736.jpg 20121112052756914882737.jpg Vo(11)
       7)阶段7〔t6~t7〕    t6时刻,S1的门极变为高电平,S1零电压开通。流过寄生二极管的电流流经S1。由于Lmr两端承受的电压V1此时较大,iLmr快速上升,到t7时刻,iLmr=iLm,主变压器耦合到副边的电流为零,二极管D自然关断。此时间段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6946142738.jpg = 20121112052756977402739.jpg     (12)
       由于Lmr<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008662740.jpg = 20121112052757055562741.jpg (13)
       接着Lmr与Lm串联承受输入电压,开始下一个周期。可以看到,在这种方案下,两个开关S1和S2零电压开通,二极管D零电流关断。
   2    软开关的参数设计
       假定电路工作在CCM状态。由于S2的软开关实现是iLmrmax对Cr1及Cr2充放电,而S1的软开关实现是iLmrmin对Cr1及Cr2充放电,在电路满载情况下,|iLmrmax|>>|iLmrmin|,而且S2的充电电压要大于放电电压(见图2波形vds2),因此,S1的软开关实现要比S2难得多。在参数设计中,关键是要考虑S1的软开关条件。
   2.1    主变压器激磁电感Lm的设定
       由于Lmr的存在,变换器的有效占空比Deff(根据激磁电感Lm的充放电时间定义,见图2)要小于S1的占空比D,但是,由于t4~t7时间内iLmr的上升速度非常快,所以,可近似认为Deff=D。这样,根据Flyback电路工作在CCM的条件
       Lm>= 20121112052757086822742.jpg ?(14)
   式中:&eta;为变换器效率;
         fs为开关频率;
   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133712743.jpg 为变换器输出功率。
       在实际设计中,为了保证电路在轻载时也能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,取定
       Lm= 20121112052757164972744.jpg (15)
   2.2    主副变压器原副边匝数比设定
       根据Lmr<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196232745.jpg 16
       而根据式(8),为了使输出滤波前电流io在t3~t4时间段下降不要太快,最好有N3&le;N2。
       另外,为了保证t1时刻S1关断时流过副边二极管D的电流iD>0,根据式(7)有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227492746.jpg 17
   2.3    辅助变压器激磁电感Lmr设定
       为了实现S1的ZVS软开关,在(1-D)T时间内,激磁电感Lmr上电流必须反向,即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258752747.jpg (1-D)>iLmrmax(18)
       iLmrmax=iLmmax&asymp; 20121112052757290012748.jpg (19)
       将式(19)代入式(18)得
       Lmr< 20121112052757336902749.jpg (20)
       另外,根据Lmr与S1及S2的输出结电容谐振条件
       20121112052757368162750.jpg >= 20121112052757618252751.jpg ?(21)
   得
       Lmr>= 20121112052757883972752.jpg ?(22)
       Cr=Cr1+Cr2 20121112052757962122753.jpg 23
   而
       iLmrmin= 20121112052757993382754.jpg (1-D)T-iLmrmax(24
   将式(24)代入式(22)解得
       Lmr<= 20121112052758102792755.jpg (25)
   比较式(20)和式(25),Lmr应该根据式(25)来设定。
       另外,由式(24)可以发现,输入、输出电压一定时,随着负载的增加,iLmrmax增大〔见式(19)〕,iLmrmin减小,软开关就越不容易实现。所以,Lmr要根据满载时软开关的实现条件来设定。而当输入电压为宽范围时,随着输入电压的减小,iLmrmax增加〔由于电路工作在CCM,满载时式(19)第二项可以忽略〕,iLmrmin表达式第一项减小,iLmrmin减小,软开关就越不容易实现。所以,对于输出负载、输入电压变化的情况,Lmr要根据输出满载、输入电压最小时的软开关实现条件来设定。
       同时需要指出,在能实现软开关的前提下,Lmr不宜太小,以免造成开关管上过大的电流应力及导通损耗。
   2.4    死区时间的确定
       为了实现S1的软开关,必须保证在t5~t6时间内,S1开始导通。否则,Lmr上电流反向,重新对Cr1充电,这样,S1的ZVS软开关条件就会丢失。因此,S2关断后、S1开通前的死区时间设定对开关管S1的软开关实现至关重要。合适的死区时间为电感Lmr与S1及S2的输出结电容谐振周期的1/4,即
       tdead1= 20121112052758134052756.jpg (26)
       一般而言,开关管输出电容是所受电压的函数,为方便起见,在此假设Cr1及Cr2恒定。
   2.5    有效占空比Deff的计算
       有效占空比Deff比S1的占空比D略小,即
       Deff=D-&Delta;D(27)
   根据
           &Delta;iLmr(&Delta;DT)&asymp;&Delta;iLmr[(1-D)T]-&Delta;iLm[(1-DT)](28)
   解得
           &Delta;D&asymp; 20121112052758165312757.jpg (1-D)(29)
   代入式(27)得
       Deff=D- 20121112052758227842758.jpg (1-D)(30)
       从式(29)可以看出,丢失占空比与输出负载无关。在相同电气规格和电路参数条件下,其值大概为有源箝位Flyback变换器满载时丢失占空比的1/2。
   3    实验结果
       为了验证上述的ZVS软开关实现方法,本文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,其规格及主要参数如下:
       输入电压Vin    40~56V;
       输出电压Vo    20V;
       输出满载电流Io    3A;
       工作频率f    100kHz;
       S1及S2        IRF640;
       主变压器激磁电感Lm    222&mu;H;
       主变压器原副边匝数N1:N2:N3    39:15:15;
       辅助变压器激磁电感Lmr    10&mu;H;
       辅助变压器原副边匝数n1:n2    13:13。
       图4给出的是负载电流Io=2.5A时,输出滤波前电流及流过副边二极管D电流的实验波形,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。图5~图8分别给出了S1和S2在轻载及满载时的驱动电压、漏源极电压和所流过电流的实验波形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当驱动电压为正时,开关管的漏源极电压已经为零,是零电压开通。而当开关管关断时,其结电容限制了漏源极电压的上升率,是零电压关断,由此说明S1及S2在轻载及满载时都实现了ZVS。从开关管漏源极电压与所流过电流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实现了ZVS。
    20121112052758274732759.jpg
   图4    输出滤波前电流及流过副边二极管D的电流
   (测试条件:Vin=48V    Io=2.5A)
    20121112052758305992760.jpg
   图5    轻载时S1的驱动电压、漏源电压及
   流过电流波形(测试条件:Vin=48V    Io=0.5A)
    20121112052758352882761.jpg    
     图6    满载时S1的驱动电压、漏源电压及
   流过电流波形(测试条件:Vin=48V    Io=3.0A)
    20121112052759134402762.jpg
   图7    轻载时S2的驱动电压、漏源电压及
   流过电流波形(测试条件:Vin=48V    Io=0.5A)
    20121112052759165662763.jpg
   图8    满载时S2的驱动电压、漏源电压及
   流过电流波形(测试条件:Vin=48V    Io=3.0A)
       图9给出了变换器效率曲线。图9(a)为输入电压一定,负载电流不同时的变换效率曲线,可以看出,满载时效率最高,为91.35%。图9(b)为负载电流一定,输入电压不同时的变换效率曲线,可以看到,效率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变化的范围很小。
    20121112052759212552764.jpg
   (a)    额定输入电压时效率与输出电流关系图
    20121112052759259442765.jpg
   (b)    输出满载时效率与输入电压关系图
   图9    变换器效率曲线
   4    结语
       本文提出了一种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拓扑,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其软开关参数的设计方法。由于软开关参数的设计(关键是辅助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Lmr的设计)是根据满载及最小输入电压时的工作情况设计的,而随着负载的减轻和输入电压的增加,ZVS软开关的实现也越容易。因此,该软开关拓扑可以工作在宽输入范围及任何负载范围,与有源箝位软开关拓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,可以作为应用于通讯、计算机系统等高功率密度场合的一种选择。

举报

回复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最高立得1212元红包
搜索

图文热点

更多

社区学堂

更多

客服中心

QQ:187196467 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 8:30-20:30

关注我们
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帮助中心
网友中心
购买须知
支付方式
服务支持
资源下载
售后服务
定制流程
关注我们
官方微博
官方空间
官方微信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